A.1 通 則
A.1.1 潔凈室或潔凈區(qū)應監(jiān)測或定期進行性能測試,以認證該潔凈室或潔凈區(qū)始終符合本規(guī)范的要求。
A.1.2 潔凈室或潔凈區(qū)性能測試認證工作應由專門檢測認證單位承擔,并提交檢測報告。
A.1.3 測試和認證工作之前,系統(tǒng)應達到穩(wěn)定運行。測試和監(jiān)測儀表應在標定證書有效使用期內。
A.2 潔凈室或潔凈區(qū)性能測試要求
A.2.1 潔凈室或潔凈區(qū)應進行下列三項測試:
1 空氣潔凈度測試。生物潔凈室應進行浮游菌、沉降菌測試。
2 靜壓差測試。
3 風速或風量測試。
A.2.2 潔凈室或潔凈區(qū)的三項測試應符合下列規(guī)定:
1 空氣潔凈度測試應符合表A.2.2-1的規(guī)定。
表A.2.2-1 空氣潔凈度測試
空氣潔凈度等級 | 最長時間間隔(月) | 測試方法 |
≤5 | 6 | 見本規(guī)范第A. 3. 5條 |
>5 | 12 |
2 靜壓差、風速或風量測試應符合表A.2.2-2的規(guī)定。
表A.2.2-2靜壓差、風速或風量測試
測試項目 | 最長時間間隔(月) | 測試方法 |
風速或風量 | 12 | 見本規(guī)范第A.3.1條 |
靜壓差 | 見本規(guī)范第A.3.2條 |
A.2.3 當潔凈室或潔凈區(qū)已對粒子濃度、風速或風量、靜壓差執(zhí)行連續(xù)監(jiān)測,并且其測試值均符合本規(guī)范要求,則認證的測試時間間隔可延長。具體間隔時間可與認證單位洽商,并應符合下列規(guī)定:
1 空氣潔凈度等級認證可進行靜態(tài)或動態(tài)檢測,應洽商確定。
2 風量測定采用風速計在風口或風管測定。
A.2.4 潔凈室或潔凈區(qū)洽商選擇的測試要求應符合表A.2.4的規(guī)定。
表A.2.4 潔凈室或潔凈區(qū)洽商選擇的測試
測試項目 | 空氣潔凈度等級 | 建議最長的時間間隔(月) | 測試方法 |
已安裝過濾器泄漏 | 所有潔凈度等級 | 24 | 見本規(guī)范第A, 3. 3條 |
氣流流型目測 | — | ||
自凈時間 | — | ||
密閉性 | 見本規(guī)范第A. 3. 4條 | ||
溫度 | 12 | — | |
相對濕度 | — | ||
照度 | 24 | — | |
噪聲 | 12 | — |
A.3 潔凈室主要測試方法
A.3.1 風量或風速測試應符合下列規(guī)定:
1 對于單向流潔凈室,采用室截面平均風速和截面乘積的方法確定送風量,測點位于高效過濾器出風面約150mm?300mm, 垂直氣流處的截面作為采樣截面,截面上測點間距不宜大于 0.6m,測點數不應少于4點,所有讀數的算術平均值作為平均風速。
2 對于非單向流潔凈室,采用風口或風管法確定送風量,可按現(xiàn)行國家標準《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(guī)范》GB 50243規(guī)定的方法執(zhí)行。
A.3.2 靜壓差測試應符合下列規(guī)定:
1 靜壓差的測定應在潔凈室(區(qū))的風速、風量和送風均勻性檢測合格后進行,并應在所有的門關閉時檢測。
2 儀器宜采用各種微差壓力計,儀表靈敏度應小于1.0Pa。
A.3.3 已安裝過濾器檢漏測試應符合下列規(guī)定:
1 檢漏方法有光度計法和粒子計數器法。
2 在過濾器上風側應引入測試用氣溶膠,在過濾器下風側用 光度計或粒子計數器的等動力采樣頭放在距離被檢過濾器表面 2cm?3cm處,以5mm/s?15mm/s的掃描速度移動,并應注意安裝交接處的掃描。
A.3.4 密閉性測試應用于確認有無被污染的空氣從相鄰潔凈室 (區(qū))或非潔凈室(區(qū))通過吊頂、隔墻等表面或門、窗滲漏入潔凈室 (區(qū))。一般適用于1級至5級的潔凈室(區(qū))進行測試。采用光度計法和粒子計數器法進行測試。
A.3.5 潔凈度的檢測應符合下列規(guī)定:
1 使用采樣量大于1L/min的光學粒子計數器,在儀器選用時應考慮粒徑鑒別能力、粒子濃度適用范圍和計數效率。儀器應有有效的標定合格證書。
2 最少采樣點數應按下式計算:
NL= A0.5 (A.3.5-1)
式中:
NL——最少采樣點;
A——潔凈室或被控潔凈區(qū)的面積(m2)。
3 采樣點應均勻分布于潔凈室或潔凈區(qū)的整個面積內,并位于工作活動的高度,活動高度宜距地面0.8m;每個采樣點的最小采樣時間為1 min。
4 每一采樣點的每次采樣量應至少為2L,采樣量應按下式 計算:
Vs = 20/Cn.m×1000 (A.3.5-2)
式中:
Vs——每個采樣點的每次采樣量,以L表示;當環(huán)很大時, 可使用順序采樣法;
Ce——被測潔凈室空氣潔凈度等級的被測粒徑的限值 (pc/m3);
20——在規(guī)定被測粒徑粒子的空氣潔凈度等級限值時,可測 到的粒子顆數(pc)。
5 當潔凈室或潔凈區(qū)僅有一個采樣點時,則在該點應至少采樣3次。
A.3.6 對超出等級范圍粒子的檢測應符合下列規(guī)定:
1 在產品生產工藝有要求時,可按等級粒徑范圍之外的粒子濃度規(guī)定空氣潔凈度的水平。此類粒子的最大允許濃度和檢測方法應由客戶與建造商協(xié)商確定。
2 當需評價小于0.1μm的粒子造成的污染危險時,應采用符合這類粒子具體特性的采樣方法和裝置;可獨立應用U描述符說明超微粒子濃度,也可將它作為懸浮粒子空氣潔凈度等級的補充說明。
U描述符用“U(x,y)”表示,其中x為超微粒子的最大允許濃 度(pc/m3) ,y為以微米計的粒徑。
例如:粒徑范圍等于或大于0.01μm的最大允許超微粒子的濃度為 140000個/m3,應表示為“U(140000,0.01μm)”。
3 當需評價大于5μm的粒子造成的污染危險時,應采用符 合這類粒子具體特性的采樣裝置和方法??瑟毩肕描述符說明大于5μm的粒子濃度,也可將它作為懸浮粒子空氣潔凈度等級的補充說明。
M描述符用“M(a,b);c”表示,其中a為大粒子的最大允許濃度(pc/m3 ),b為與規(guī)定的大粒子測量方法相應的當量直徑(μm), c為規(guī)定的測量方法。
例如:采用顯微鏡對多級撞擊采樣器采集的粒子進行檢測,測量得到10μm?20μm粒徑范圍的懸浮粒子濃度為1000個/m3,則用M描述符表示為"M(1000;10μm?20μm);多級撞擊采樣器以顯微鏡測定粒徑并計數”。
A.4 監(jiān)測
A.4.1 按照雙方協(xié)議書的規(guī)定進行空氣中懸浮粒子濃度和其他參數的監(jiān)測。
A.4.2 雙方協(xié)議書中應明確測量空氣懸浮粒子濃度最少采樣點、每次最少的空氣采樣量、采樣時間、每個采樣點的測量次數、測量時間間隔、被計數粒子的粒徑,以及粒子數的限值。
A.4.3 當監(jiān)測結果超過規(guī)定的限值時,則應認定設施不符合要求,應進行修正;修正后應再進行認證檢測。當監(jiān)測結果在規(guī)定限值內,可繼續(xù)監(jiān)測。
A.5 認證
A.5.1 按雙方協(xié)議書的規(guī)定及第A.2節(jié)的要求,按第A.3節(jié)的方法進行測試,當測試結果在規(guī)定的限值之內時,可認定該潔凈室符合規(guī)定要求。當測試結果超過規(guī)定的限值,可認定該潔凈室不 符合要求,應進行改進,在完成改進工作之后,應進行再認證。
A.5.2 記錄數據評價應符合下列規(guī)定:
1 在空氣潔凈度測試中,當測點在1點?10點時,應計算平均中值、標準偏差、標準誤差和由全部采樣點的平均粒子濃度導出95%置信上限值。
2 當采樣點超過10點時,應計算算術平均值,并按算術平均值進行空氣潔凈度等級的評價。
A.5.3 每次性能測試或再認證測試應做記錄,并應提交性能合格或不合格的綜合報告。測試報告應包括下列內容:
1 測試機構的名稱、地址。
2 測試日期和測試者簽名。
3 執(zhí)行標準的編號及標準出版日期。
4 被測試的潔凈室或潔凈區(qū)的地址、采樣點的特定編號及坐標圖。
5 被測潔凈室或潔凈區(qū)的空氣潔凈度等級、被測粒徑、被測潔凈室所處的狀態(tài)、氣流流型和靜壓差。
6 測量用的儀器編號和標定證書,測試方法細則及測試中的特殊情況。
7 測試結果包括在全部采樣點坐標圖上注明所測的粒子濃度或沉降菌、浮游菌的菌落數。
8 對異常測試值進行說明及數據處理。
9 注明上次的測試日期。
10 設施的測試文件可作為下次監(jiān)測計劃的依據。
A.5.4 測試機構應提交潔凈室檢驗證書、再檢驗證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