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 范圍
本標準規定了箬陽龍珍茶的術語和定義、加工、產品等級與實物標準樣、要求、試驗方法、檢驗規則、標志、標簽、包裝、運輸、貯存。
本標準適用于箬陽龍珍茶。
2 規范性引用文件
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最新版本(包括所有的修改單)適用于本文件。
GB/T 191 包裝儲運圖示標志
GB 2762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
GB 2763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
GB 7718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
GB/T 8302 茶 取樣
GB/T 8304 茶 水分的測定
GB/T 8305 茶 水浸出物測定
GB/T 8306 茶 總灰分的測定
GB/T 8311 茶 粉末和碎茶含量的測定
GB/T 14487茶葉感官審評術語
GB 14881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生產通用衛生規范
GB/T 18795 茶葉標準樣品制備技術條件
GB/T 23776 茶葉感官審評方法
GB/T 30375 茶葉貯存
GH/T 1070 茶葉包裝通則
JJF 1070 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計量檢驗規則
3 術語和定義
3.1 箬陽龍珍
是指在婺城區所轄的箬陽鄉、塔石鄉、沙畈鄉、莘畈鄉(見附錄A)的群體種(鳩坑)、龍井43、烏牛早、白葉一號、春雨1號等品種的芽葉為原料,采用攤青、殺青、回潮、干燥等工藝在當地加工而成,具有“箬葉形、箬葉香”品質特征的扁形綠茶。
4 加工
4.1 加工環境
應符合GB14881的規定,加工場所室內通風,清潔,無異味,無外來粉塵、空氣污染。
4.2 加工器具
可選用電熱炒茶鍋或相應的加工機具。
4.3 加工工序
鮮葉攤放-殺青-理條成形-回潮-干燥-分篩-貯藏
4.4 加工技術
手工加工采用“抓、抖、搭、壓、甩、扣、磨、壓、推”等傳統技法,在符合品質要求的基礎上除干燥工序外可輔助使用相應的加工機具。
5 產品等級與實物標準樣
5.1 產品等級依據感官品質要求分為:特級、一級、二級。
5.2 各產品等級均設置實物標準樣,為每個級的最低標準,每三年配換一次。實物標準樣制作規程按GB/T18795的規定執行。
6 要求
6.1 基本要求
應符合GB/T18650的規定。
6.2 感官品質
應符合表1規定。
表1 箬陽龍珍感官品質要求
項目 等級 | 外形 | 內質 | ||||
條索 | 色澤 | 湯色 | 香氣 | 滋味 | 葉底 | |
特級 | 扁直呈箬 葉形 | 嫩綠潤 | 嫩黃,清 澈明亮 | 清高帶箬 葉香 | 鮮醇 回甘 | 嫩綠 明亮 |
一級 | 扁直呈箬 葉形 | 黃綠潤 | 杏綠明 亮 | 清香帶箬 葉香 | 醇厚 尚鮮 | 黃綠亮 |
二級 | 尚扁呈箬 葉形 | 黃綠尚 潤 | 黃綠,亮 | 清香 純正 | 醇厚 | 黃綠 尚明 |
6.3 理化指標
應符合表2規定。
表2 箬陽龍珍理化指標
項目 | 水浸出物(%) | 總灰分(%) | 含水量(%) |
要求 | ≥38 | ≤6.5 | ≤7.0 |
6.4 衛生指標
6.4.1 污染物限量應符合GB2762的規定
6.4.2 農藥殘留限量應符合GB2763的規定
6.5 凈含量
應符合《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監督管理辦法》的規定。
7 試驗方法
7.1 感官品質
按GB/T 23776規定方法檢驗。
7.2 理化指標
7.2.1 水分按GB/T 8304規定的方法測定。
7.2.2 總灰分按GB/T 8306規定的方法測定。
7.2.3 水浸出物按GB/T 8305規定的方法測定。
7.2.4 粉末按GB/T 8311規定的方法測定。
7.3 衛生指標
7.3.1 污染物限量按GB2762規定的方法測定。
7.3.2 農藥殘留限量按GB2763規定的方法測定。
7.4 凈含量
以上為標準部分內容,如需看標準全文,請到相關授權網站購買標準正版。